当前位置: 首 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发布时间:2019-11-05浏览次数:来源:

要想解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样的问题,就不仅需要弄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而且需要进一步弄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因为中国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成就,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结果。而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因而也只有弄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可见,从学理上考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十分必要的。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是一个来自现实生活,并用群众语言来表达的理论问题。

首先,这是一个来自现实生活的问题。它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或单纯的学术问题,不是由学术圈子里提出的抽象问题,而是从人民群众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中提出的问题。而且,它也并不是直接围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本身提出的问题,而是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间接提出的问题。固然,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可以从学术上提出类似的问题,关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人也会从实践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本文分析的问题却并不是从这两个思路上提出来的。事实上,它是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问题中引申出来的,是为了进一步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而提出的问题。如果我们追溯一下这个问题提出的过程就会发现,它有一个逻辑前提和三个逻辑环节: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是逻辑前提。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这是第一个逻辑环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这是第二个逻辑环节。第三个逻辑环节则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什么能使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在这里,中国的成功是前提,后面的问题都是从这个逻辑前提出发而提出来的,都是为了求解中国成功的奥秘。因此,这里的问题不是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和马克思主义行不行的问题,而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而本文要探讨和解答的问题,就是最后一个逻辑环节上的问题。

其次,这个问题是用人民群众的语言来表达的。对于同一个问题,既可以用学术的语言来表达,也可以用群众的语言来表达。究竟应采用哪种表达,是由语境及其需要决定的。本文所要探索的问题,显然是用人民群众的生活语言来表达的。“行不行”的说法,是一种日常语言和群众化的口头语,意思是“有用还是没用”。用河南话来说,就是“中”还是“不中”。当你听到普通群众说:“中国共产党,中!”“马克思主义,中!”的时候,就会从中感到人民群众的深刻认同和情感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是来自现实的,而对于这个来自现实生活的问题,用同样来自现实的普通群众的语言来表达,是再合适不过了。当然,这个问题从学术或学理上讲,无非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再次,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虽然问题的表达是群众性的,口语化的,但它并不因此而成为一个肤浅的现象性问题,而仍然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它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因而是一个真实的理论问题,并具有相当的学术深度。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只是从常识的水平上,或者仅仅从经验性的层面上加以解答,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做出有学理的解答,也是能够做出学理性解答的。

最后,虽然这是一个中国语境中的问题,但它具有国际性意义。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是从中国实际中提出来的,是从解答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是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具有强大领导能力这一问题中引申出来的。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却并不只有国内意义,而是具有国际性意义。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事件,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也成为一个世界公认的事实。那么,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这个问题,不仅中国人感兴趣,外国人同样感兴趣,甚至更感兴趣。事实上,正是一些外国学者在不懈地追问:为什么中国能够成功?他们在找了许多原因之后,才发现这个成功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切相关,于是就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感兴趣。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就是从这个问题中引申出来的。因此,正像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解答具有国际意义一样,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解答也具有国际性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本身具备优异的品质和功能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更具体地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一些特别的品质和功能,使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根据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主要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发展性等四个本质特征。

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和结晶。认识世界是一种对真的追求,目的就在于揭示世界的本质与规律,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论。可以说,理论的正确与否,是衡量一个理论优劣的首要的、根本性的标准。有的理论经不起这样的衡量,慢慢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真理性,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对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揭示上,它揭示了社会的实践性本质,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演进的规律。这一理论使真理的阳光照亮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对人类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和自我定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民性,是为人民谋福利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价值性,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突出地体现为它的人民性,它代表着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致力于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马克思提出“为组织在公社中的人民服务”,到列宁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都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力量,之所以为亿万人民群众所认同,就是因为它反映和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

再次,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是指导人民改造世界的理论。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并不是像动物那样只是适应自然,而是要能动地改造世界,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因此,人类对理论的建构,并不是为了坐而论道,而是为了指导实践。因而,相比于热衷谈玄论道的理论,能够指导人们行动的理论是更为可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突出的实践品格,它虽然也解释世界,但并不只是解释世界,更为注重改造世界,并使解释世界服务于改造世界的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而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来说,也是注重实践范畴,强调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把实践观点作为自己的首要的基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相适应,它不是一种迂阔玄虚的理论,而是简洁明快的学说。它着眼于基本的事实和一般的规律,着眼于重大的事件和重大的事变,不把眼光局限于个别细节,而是具有战略眼光、规划功能和指导作用。

最后,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理论是对世界的反映,而世界本身是发展的,因而理论本身也应该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它是高度开放的体系,是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上的开放,即向着同时代的思想文化成果开放;二是纵向上的开放,它随时吸取历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向着未来开放,随时准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在总结新经验中实现自身的新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成果。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而是更加注重创新发展,从而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具有相应的功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源于它的本质特征,但直接来源于它的基本功能。因而,只有进一步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功能,才能更好地从马克思主义本身来解答它之所以“行”的原因。大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作为一种宏大而完整的世界观,能够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特别是人类历史做出全面的解说和把握,它给人们一种宏大的世界视野和唯物辩证的哲学智慧,能够用来观察世界和人类历史,并确定自己的方位;二是作为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能够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未来命运做出批判性的科学阐明,使人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三是作为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能够为人们追求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科学指导;四是作为一种人生价值观,能够为人们过一种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生活提出人生启迪。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功能,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在当代世界有用武之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时又运用于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因此,决定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不只是马克思主义自身而已,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所面向的对象。马克思主义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功能,这只是说明它具有“行”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还需要转化为现实性。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锐利的思想武器,那么它的价值只有在找到用武之地的时候,在实际的斗争中才能显现出来。如果马克思主义这把锐利的武器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那么它就很可能成为一种无用的“屠龙术”了。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具有广阔的舞台和用武之地。

首先,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及其变化发展,使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用武之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它的辩证唯物主义,所面对和研究的是客观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只要客观世界仍然存在,并仍然在变化发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有其用武之地。有人异想天开,认为宇宙并非真实存在,而只是一种幻觉;也有人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虚幻的,只有鬼神世界才有真实;还有人虽然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但认为这种存在本身是一种偶然,而且世界本身的变化也没有规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失效了,因为失去了自己所要考察和解释的对象。马克思主义不以虚无为对象,也不以鬼神为对象,而是以客观世界及其变化发展为对象。然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物质世界及其客观规律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这种真实性永远不会消失。正因为如此,人类才有认识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其次,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变化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具有用武之地。唯物史观是面向人类社会,致力于揭示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只要人类社会客观存在并变化发展着,唯物史观就有其用武之地。只要有用武之地,就能体现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有人认为并不存在“人类社会”,而是只存在一个一个的人。只有个体的人,才是真实存在的,而由若干个人组成的“社会”则是一个空洞的抽象。也有人认为人类社会虽然客观存在,但很快就会毁灭,现在已经到了所谓“末世”时期,世界末日快到了,届时人类社会就会在宇宙中消失。还有人认为,虽然社会是客观存在着的,但它的变化发展没有规律。如果上述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那么确实可以说唯物史观就失去了对象,成了无用之术。但是,幸而上述这些说法仅仅是胡说八道而已。毕竟,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如此,则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再次,资本主义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变化,使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具有用武之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批判资本主义,追求共产主义。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和被新社会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只要资本主义仍然存在,那么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就不会失去用武之地。当然,资本主义会发生变化,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08年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以来,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是,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它的本质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并在发生着作用。我们当然并不能说,资本主义的一切变化都在马克思主义预见之中,因为总会出现新的现象和情况。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也是发展的,它随时捕捉和探索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并作出新的概括和解释。这样,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论,没有失去自己的用武之地和效力。

又次,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存在和不断推进,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具有用武之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可以说,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发挥指导作用的最显著平台和舞台。只要世界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并不断发展,特别是只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推进中,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用武之地和指导作用。有人说,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消失了,不再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人虽然承认现在仍然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但认为它没有前途;还有人唱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它已经不是社会主义,而成了“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失去了自己的对象和舞台,也就无法证明自己“行”了。但是,幸而上述几种谬论仍然只是谬论而已,世界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并在不断积累力量,实现自身的发展。特别是高歌猛进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在当代世界高高举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这充分表明,科学社会主义这把锐利武器,仍然有自己广阔的用武之地。

最后,人生领域和人生问题的存在,使马克思主义的人生学说有了用武之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完整的世界观,并不只是对宏观世界一般规律的把握,并不只是对社会总体和集体事业的指导,而且也包含着对于个体或个人的关怀,包含着人生观和人生价值的智慧在内。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等,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旨趣。这样的理论内容是不难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的。自古以来人生问题就是人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在当代世界和当代社会中,除了社会层面的问题外,总有许多个人层面和人生层面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由于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发展,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遇到许多人生问题,产生诸多人生困惑,这些都需要加以克服和解决。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无疑能够提供有益的人生启示。

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还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人这样的奉行者

任何一种理论,即使具有实践品格的理论,也并不能自己发挥作用。它要想发挥自己的作用,就需要有人,需要有以这种理论为指导并采取行动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它也需要通过自己信奉者的行动来体现自己的作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体现出自己能“行”,不仅需要有“用武之地”,而且需要有“用武之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锐利武器的“用武之人”呢?从理论上讲,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只要他学习过马克思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就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但从历史上看,真正成为这样的人的是共产党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本国的实践,指导本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共产党是由共产党人组成的,从党员个人来说,不仅要承认和遵循党的指导思想,而且在个人思想上也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有了一群这样信仰、坚持、奉行马克思主义的人,就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各国共产党的一个方面军,但它又是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性的方面军。首先,她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她的党员数量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口。这样的庞大的党组织,在当今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次,她是当今世界上组织最严格并因而最有组织力量的政党,不仅有超强的战略谋划能力,而且尤其具有超强的执行力。再次,她是世界上历经磨难最多因而经验最丰富的党。她不仅领导了革命,而且领导了建设与改革。最后,她是具有与时俱进品格的党,具有理论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的中国共产党,是最有资格和能力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党,最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用武之人”。

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时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障碍,都始终坚持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在自身实践中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当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问题并不容易,但中国共产党人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供起来并束之高阁,而是随时以它为指导来创造性地处理中国实践中的问题。总之,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只要有中国共产党,只要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巩固和发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有了自己最可靠的“用武之人”,就能最充分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行”。

赣景备2-4-3-2002185  版权所有 ©2004-2015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  电话:0798-8499000  邮政编码:33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