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理论学习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目中有人”

发布时间:2024-04-19浏览次数:来源: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改变了传统生产力“依附自然”“以物为本”的单向度性,其发展依靠充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科学合理配置构成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实体形态要素与知识形态要素,并且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生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人民立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不断培养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量

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大不列颠的千百万工人第一个奠定了新社会的真实基础——把自然界的破坏力变成了人类的生产力的现代工业”。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能动、最具革命性的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决定劳动过程,包括对劳动资料的运用与开发、劳动对象的发掘与利用、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等,在激发和释放生产资料的活力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资源,劳动者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生产力的能级。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型劳动者来推动。新型劳动者是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型人才和熟练掌握新型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通常拥有较高教育水平和很强学习能力。他们不仅通过学习掌握新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工作环境,能够持续发明和运用新型劳动工具、拓展和创造新型劳动对象、使用和维护新型基础设施,具备跨界融合的综合能力,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力量。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发展导向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问题,“物质生活”的问题最终只能通过“物质生产”来解决。过去,机器大工业使社会物质产品急剧增长,满足了人类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如今,中国物资短缺的时代早已远去,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生产力的新形态,新质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发展导向,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以及个体价值实现等方面的美好诉求。

在物质文明层面,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更高要求。在政治文明层面,完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要求。在精神文明层面,加大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不断推动文化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满足人们对更高层次、更加多元文化产品的需要。在社会文明层面,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民生保障的需要。在生态文明层面,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通过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个体价值实现层面,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同时极大地缩减了必要劳动时间,人们拥有更多闲暇时间使自己的能力、个性、需要和社会关系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自身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人通过劳动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人的发展需要得到满足。

创新人才培养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人才作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要不断促进人力资源提质,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真心爱才,让创新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最大增量”。

在当今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迅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快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人才。一是完善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引进。要根据科技发展态势和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积极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同时制定招才引智的创新人才政策,优化产业集聚布局,助力科技创新人才由“单打独斗”变为“握指成拳”。二是创新模式助力产教深度融合。要加强有组织科研,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推动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释放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效应和裂变效应。三是营造氛围促进人才作用发挥。要通过对科学的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

(作者分别为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赣景备2-4-3-2002185  版权所有 ©2004-2015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  电话:0798-8499000  邮政编码:333403